高股息 ETF 不高股息了?

高股息 ETF 不高股息了?

2025.02.12
137

這幾年,「高股息 ETF」一直是台灣投資人最愛的標的之一,因為它提供定期配息,看起來就像可以「躺著賺」。

但你知道嗎?最近新聞出來後,不少投資人開始抱怨高股息 ETF 的配息變少了,甚至帳面的虧損還大過配息!

所以,今天我們就來拆解高股息 ETF 背後的真相,幫助你打造真正穩健的財富增長策略!🚀

  1. 高股息 ETF 到底發生什麼問題?​
  2. 配息到底是額外收入,還是只是左手換右手?​
  3. 如果高股息 ETF 不再穩賺不賠,那我們該如何投資?


【 財商補給站 】

高股息 ETF 的「除息—填息」問題,你真的了解嗎?

許多投資人以為「高股息 = 額外收益」,但事實上,配息只是從 ETF 的資產中提撥,並非額外的「獎金」。


什麼是「除息」?​

  1. ETF 會定期將持股企業的股息發放給投資人,但發放股息的同時,ETF 淨值也會同步下降。
  2. 例如:一檔股價 30 元的 ETF,配息 1.5 元,當天股價會變成 28.5 元!


能不能「填息」才是關鍵!​

  1. ​填息指的是 ETF 股價回到除息前的價格。如果填息速度太慢,甚至完全填不回來,那麼投資人的帳面損益其實是負的!
  2. 有些 ETF 可能需要幾個月、甚至一年以上才能填息,甚至永遠填不回來!
  3. 如果 ETF 的填息能力差,那麼配息就只是左手換右手,你的投資價值根本沒有增加,甚至還可能因稅務與手續費的關係「賠錢」。


在台灣投資高股息 ETF,有哪些隱藏風險?

高股息 ETF 並非「穩賺不賠」,以下幾點投資風險你一定要知道!


配息不穩定,可能忽高忽低

  1. 高股息 ETF 並不是固定收益,而是根據基金收益與市場狀況決定。
  2. 當企業獲利下降,ETF 配息也會減少,甚至可能發生「零配息」的情況!


股息收入要課稅,影響實際收益

  1. ETF 股利所得需要報稅,但可選擇「合併計稅 + 8.5% 稅額抵減」或「分開計稅 28%」來優化稅負。
  2. 收益平準金與資本利得部分免稅,但收益平準金其實是來自本金,並非額外收入!


高股息 ≠ 高成長,長期報酬可能不如大盤

  1. 資金再投資壓力:企業發放愈多股利,會壓縮可用於再投資的資金,影響企業的成長動能。​
  2. 長期來看,高股息 ETF 的漲幅,往往不如市值型ETF(如 S&P 500 ETF、台股加權指數 ETF)!​
  3. 換句話說,你現在領得多,未來卻可能賺得少!

如果高股息 ETF 不再是最佳選擇,投資人該怎麼辦?

市場變化不斷,投資最怕的就是「單壓一個工具」,如果你過度依賴高股息 ETF,可能會讓你的資產配置失衡!

現在,比起單純買高股息 ETF,更聰明的策略是:


做好資產配置,降低單一市場的風險!

  1. 投資組合應該包含「股票 + 債券+房地產+家蜜貨幣」,分散風險!​
  2. 除了台股 ETF,也可考慮美股 ETF、REITs(不動產信託基金)、加密貨幣等更多元的標的!

增加不同的收入來源,不要只靠股息!

  1. 除了股息收入,還可以考慮房租收入、流動性挖礦等穩定現金流!​
  2. 「多元收入」比「單一配息」更能幫助你穩定增值!


避免短視近利,專注長期投資!

  1. 比起「高股息」,更重要的是「長期穩健成長」的投資組合!​
  2. ETF 是投資工具,但更關鍵的是你的資產配置策略!

投資,不是看哪個產品「一時熱門」,而是看哪個策略能真正讓你長久獲利!


想想看,單靠高股息 ETF,真的能財富自由嗎? 🤔

如果你想讓資產真正「穩建增長」,你需要學習更完整的投資策略,建立多元的資產配置!

如果你還不曉得該怎麼開始,可以加入我們的 官方Line@ 輸入「我要學習」,我們就會有專人替你服務!


文章分享

免 費 試 聽

想要短時間內學習投資理財策略與取得資產配置技巧嗎?

適合想為自己打造多元收入,卻不知如何開始改變的你

預約 試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