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台股大盤怎麼看?加權指數是什麼? 1 分鐘教會你投資台股指數 3 大操作模式!
不知道你有沒有在新聞或報紙上,看到台股大盤漲幾點或跌幾點的經驗呢?
如果有在關注國內財經新聞大家,想必對於「台股大盤」一詞一點也不陌生。
那你知道股民口中的大盤,像我們常在新聞或報紙上看到「台股大盤漲幾點、跌幾點」的說法,就是台灣加權指數嗎?
很多人很好奇,這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層面,到底有多大,導致新聞常常報導呢?
本篇文章,我將針對台股指數是什麼、台股指數怎麼計算等定義解析,讓你能更加了解投資股票的秘訣。
「台股指數」是什麼?
台股指數(俗稱:加權指數及大盤),全名為「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」(英文簡稱:TAIEX)。
加權指數是衡量臺灣上市股票表現的指標,更是證交所第一檔自行編製,同時也是國人最熟悉的指數。
加權指數的「加權」代表什麼?
加權指的是計算比重的不同。
目前加權指數的權重是以股票市值高低做為參考,市值越高、權重越重;反之,市值越低、權重越低。
因此,股本大的股票表現對加權指數影響較大,像是台積電、大立光、國泰金等,這些大公司的股價表現往往對加權指數走勢有較大的影響。
台股指數怎麼計算?
根據加權指數編制原則,指數是以中華民國 55 年上市公司總市值當成 100 點,作為基準值。
加權指數計算方式如下:
( 總發行市值 / 當日基值 ) x 100 = 加權指數
總發行市值 = 股價 x 發行總股數
當日基值 = 前一日基值 x ( 前一日收盤後調整之總發行市值 / 前一日收盤總發行市值 )
我們簡單來試算一下:
假設在 1967 年,加權指數為 100 點,上市公司分別為 A、B 兩家公司
A 公司當時股價 20 元,發行 1000 股,所以總發行市值為 20x1000
B 公司當時股票 20 元,發行 500 股,所以總發行市值為 20x500
(20x1000) + (20x500) = 30,000 元 (總發行市值,以此基數,指數為100)
而到了 2022 加權指數會是多少?
A 公司股價漲為 40 元,發行 1,000 股,所以總發行市值為 40x1000
B 公司股票漲為 50 元,發行 500 股,所以總發行市值為 50x500
(40x1000)+ (50x500) = 65,000 元 (總發行市值)
加權指數 = (65,000/30,000) x 100 = 216.66
台股指數成分股有哪些?
台灣加權指數的權重,是以公司市值來衡量。
以下表格為前 5 大權值股
排行 | 股票代碼 | 公司名稱 | 市值佔大盤比重 |
1 | 2330 | 台積電 | 25.2131% |
2 | 2317 | 鴻海 | 3.5427% |
3 | 2454 | 聯發科 | 2.3525% |
4 | 2412 | 中華電 | 2.1468% |
5 | 6505 | 台塑化 | 1.9712% |
資料來源臺灣證券交易所
有圖可見,台積電(2330)就佔了大盤的逾三成比重,因此台積電的股價漲跌往往牽動著大盤走勢,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台積電對加權指數的影響這麼大的原因。
台股指數怎麼買?
台股簡單可以透過以下 3 種投資策略,來購買台灣加權指數:
1. 台指期
台指期為期貨的一種,分別為大台指、小台指,兩者皆為台灣加權指數對應的標的。
並以「前一天收盤的正負10%」做為每日漲跌幅限制。
根據台灣期貨交易所資料「台灣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期貨契約規格」,台指期的交易時間分為以下2個時段:
一般交易時段:8:45 ~ 13:45
盤後交易時段:15:00 ~ 隔天 5:00
2. 指數型 ETF
ETF 也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,是一種追蹤標的指數變化的共同基金。
其中以 0050、0056 最具有指標性,同時也是台股大盤的指數型 ETF。
因此不少投資者會以投資指數型 ETF,來作為大盤指數標的。
3. 差價合約 (CFD)
差價合約 (CFD),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,以小博大的金融衍生工具。
差價合約不需要投資人買入任何的實體商品或證券交換,而是透過台灣股價上漲或下跌的快速波動進行交易。
差價合約屬於較高風險的交易方式,由於槓桿原理能夠放大投資人收益,同時損失也被放大。
結論:學會台股指數計算,提高投資報酬率
希望藉由這次分享「3 大台股指數操作模式」,能幫助你在投資股票中,掌握更多投資策略。
若你在投資上有任何疑問,歡迎加入我們的 官方Line@ 輸入「我要學習」,我們就會有專人替你服務!
我是理財醫生陳大仁,我們下篇文章見!